海西物流杂志专访集团董事长汤宝林
□《海西物流》记者 吴若阳 温州报道
温州是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面旗帜,其地处我国黄金海岸线中部,海岸线长达1000多公里,港口条件优越,为浙南、闽北货物进出咽喉,建有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等三十多个国家级生产基地。作为温州经济的重要组成—温州港的发展自然备受瞩目。其发展近况如何?面对“建设航运枢纽、提升港口功能”的历史使命,集团公司的诸位“战略大师”又将如何“指点江山”? “两海两改”(“两海”指的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战略,“两改”是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和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又将对温州港建设产生怎样的影响?近日,本刊记者就这些问题对温州港集团董事长汤宝林进行了专访。
十年磨砺宝剑锋
自2000年温州港开始政企改制以来,十多年里,伴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温州港紧紧抓住了浙江海洋经济全面振兴,长三角经济带加速建设和海西经济区迅速崛起的发展机遇,加快港口建设,完善港口功能,在不断提高港口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同时,温州港也从地区性港口发展成为全国二十五个主要港口之一,2012年温州港的货物吞吐量达到了6997万吨,集装箱吞吐量51.75万标箱。
十年来,不论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还是几十年未遇的外贸变局;不论是市场竞争风云变幻,还是困难重重风险不断,温州港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港口生产建设。“区域经济建设需要什么样的码头,我们就建设什么样的码头;需要多大的泊位,就建设多大的泊位;需要哪种功能,就增加和完善哪种功能。”温州是浙江距离台湾最近的港口,为促进两地经贸交流,特别申请开通对台航线,探索并初步实现了该航线“货主—港口—口岸—航线”全环节无缝对接服务模式。货物的运输时间比华东临近港口节约24小时,大大压缩了客户的综合成本,推进了中石化温州液化天然气园区、泰地港口石化园区等项目的落地,并将建设20万吨级以上的大小门岛码头。此外,状元岙港区获批浙南首个进口水果指定口岸,来自智利、泰国等地的水果成功进境,带动了周边水果市场的发展,有效地满足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如今,温州港已是浙江联接台湾、海西经济圈最便捷的海上通道,是全国沿海二十五个主要港口之一。温州港集团旗下全资与控股企业达13家,下辖状元岙港区、七里港区、龙湾港区(包括龙湾作业区、白楼下作业区和灵昆作业区)、市区老港区等,拥有生产性泊位1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0个,5万吨级兼靠10万吨级泊位4个。通航往日本、台湾的近贸集装箱航线和通过宁波、上海的内贸支线上处处可见忙碌的身影,月平均靠泊集装箱船达120余艘。
2012年,温州港集团全力推进乐清湾、状元岙及大小门岛三大核心港区以及瓯江等辅助港区的建设。目前几大港区的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 2014年,乐清湾港区就将有两个5万吨兼靠10万吨级多用途泊位建成投产。随后5年,温州港将初步形成11个5万吨级至15万吨级靠泊能力的深水泊位群,将使沿海经济带的港口配套更加完备,为浙江海洋经济振兴和扩大开放增添新的海上桥梁。
剑指“十二五”
2013年是“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之年, “十二五”的五年更是温州港科学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五年关系着“十五”、“十一五”发展成果是否能得以巩固与发扬,更关系着港口“十二五”以后的生存质量和发展未来。温州港集团董事长汤宝林把“十二五”看得很重。
长三角经济带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核心区域,海西经济区、沿海城市各级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建设,给温州港带来了巨大的发展优势,随着战略规划逐步落实,配套政策积极推进,温州港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港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温州港作为浙江对接台湾、海西最重要的港口之一,肩负着重要而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汤宝林董事长表示:“我们没有停下来缓口气歇一歇的时间,更没有止步不前休整观望的机会,我们必须毫不懈怠地积极而为,毫不犹豫地借势而上,加快港口建设,完善港口功能,优化服务质量,全方面提升港口综合实力,全力以赴增添竞争砝码,在困境中突围,在逆境中奋进。”
剑指“十二五”,温州港提出通过“百亿投资”,实现“亿吨大港、百万标箱”。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走投资主导型和规模扩张型之路,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把温州港发展置身于全国港口发展的大视野中、置身于温州大都市发展的大版图中,把固有的港口资源和区位优势转化为现实发展优势,重点做好“五个联动”,即港城(港口与城市)、港港(港口与港口)、港区(港口与地方)、港陆(港口与内陆)以及港铁(港口与铁路)。真正让“船进得来、靠得了,让货出得去、留得住,让产业聚得起、铺得开”。
“温州港作为温州市,浙江省经济区乃至长三角经济带通往海洋的重要门户,只有不断做大做强,才能真正为区域经济振兴发展的崛起引擎。这既是时代赋予的机遇,也是时代赋予的责任。”谈到责任,汤宝林董事长的神态尤其显得庄重而深情。
面向未来,温州港将紧紧依托建设浙江海洋经济带,海西经济区等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温州港的区位优势,自然条件优势,继续健全港口主体功能,向专业化、大型化、集装箱化的现代化港口方向发展;生产经营泊位由通用型向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泊位转化,以满足新时期航运业及船型发展的需要;坚持集装箱,散杂货并重协调发展,增强竞争软实力,继续扩大与中外大企业集团的合资合作,多元化发展港口事业。继续实施资本运作,盘活资产,深化服务,使温州港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最便捷、最经济、最顺畅的海上通道。
2000年温州港改制时,是一艘即将起航的巨舰,大海就是她的发展空间。今天的温州港聚拢着7大港区,辐射海内外,更像是一只展开双翅的大鹏,承载着温州腾飞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朝着更加广阔的大海振翅飞翔!
对话汤宝林:胸怀大海港容天下
2013是“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之年,也是温州港多年科学发展的收获之年。十多年来,温州港人实现了其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蜕变。在集团董事长汤宝林看来,吞吐量不是喊出来的,项目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这是温州港人对账单、比标杆,惜时如金、只争朝夕才孕育出来的丰美果实。
《海西物流》:温州港作为全国沿海二十五个主要港口之一、国家重要枢纽港,有哪些发展优势和潜力?发展现状如何?
汤宝林:温州港作为全国沿海二十五个主要港口之一、国家重要枢纽港,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是区位优势明显。温州港是连接长三角地区和海西经济区的重要节点(位于宁波至福州近1000余公里大陆海岸线的中间),是浙西南、赣东、闽北、皖南等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出海口,是长三角距离台湾最近的港口(距离台湾基隆港155海里,比距离宁波港还近),有着较好的区位优势和建港条件,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二是岸线资源丰富。温州全市海岸线超过1000公里,占浙江全省的15%;纳入温州港总体规划的海岸线189公里,其中深水岸线资源67.3公里,全部为可成片开发岸线。目前已开发岸线62公里,只占33%。三是经济腹地广阔。温州港口经济腹地包括温州以及浙西南、闽北、赣东、皖南等地区,总面积约20万多平方公里。港口腹地的外贸出口集装箱生成量每年达280万标箱左右,并可形成800万标箱的吞吐量;同时腹地工矿企业众多,通过温州港中转的大宗散货货源可达每年1亿吨左右。四是城市发展加快。温州的发展已经得到国家与省政府的大力关注与支持,“两海两改”上升为国家战略,温州作为浙江省海洋经济示范区的三大核心城市之一,乐清湾、瓯江口、瓯飞等将有力推动温州产业转型升级,“二纵二横”通道建设将温州打造成为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经过近10多年的建设发展,温州港现拥有生产性泊位239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6个。现已开通至台湾、日本的近洋集装箱航线,外贸集装箱通过到宁波、上海港的内支线运输至世界各地;内贸集装箱航线可达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及长江地区,月平均靠泊集装箱船120余艘次;成功与浙西、赣东等腹地大客户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发挥状元岙港区10万吨级深水泊位和龙湾港区进港铁路优势,开展“水水中转、水铁联运”业务,大宗散货取得较快发展。2012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6997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51.75万标箱。
《海西物流》:温州港下一步有哪些战略规划和发展思路?
汤宝林:一个地方没有经济实力就没有地位,社会不和谐就没有品位,更谈不上转型升位。同样道理,一个港口,没有一定规模投入和吞吐量就没有地位,没有良好的口岸环境就没有品位,也谈不上温州港转型升位。我们充分认识到,温州港在发展中落后的经验教训就是投资建设缓慢,再不加快发展,赶超发展,真正有可能被边缘化。但是,“不投资等死,乱投资找死”,关键是要做到有效投资,可持续投资。为此,温州港“十二五”战略发展思路是:
发展目标:“十二五”,温州港将通过“百亿投资”,实现“亿吨大港、百万标箱”。
发展思路:温州港将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走投资主导型和规模扩张型之路,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把温州港发展置身于全国港口发展的大视野中、置身于温州大都市发展的大版图中,把固有的港口资源和区位优势转化为现实发展优势,重点做好“五个联动”,即港城(港口与城市)、港港(港口与港口)、港区(港口与地方)、港陆(港口与内陆)以及港铁(港口与铁路)。
发展重点:加快温州国家重要枢纽港建设,重点是加快乐清湾、状元岙及大小门岛三大核心港区以及瓯江、平阳、苍南等港区投资建设,真正让“船进得来、靠得了,让货出得去、留得住,让产业聚得起、铺得开”。
《海西物流》:根据《温州港总体规划》,将温州港确定为“一港七区”,乐清湾港区、状元岙港区和大小门岛港区定位为三大核心港区,各港区开发思路和功能定位是什么?
汤宝林:温州港正全力推动从河口港向深水海港跨越,重点就是大力发展瓯江口外的乐清湾港区、状元岙港区和大小门岛港区三大核心港区。
其中乐清湾港区以大宗散货起步,发展以“港铁联运”为特色的综合性港区。重点是深水码头建起来,深水航道港池挖出来,集疏运同步配套起来,水域口岸开放起来,临港产业发展起来。
状元岙港区适应温州城市东拓和瓯江口新区建设要求,逐步形成以“水公联运为主、海河联运为辅,港城互动”为特色的综合性港区。重点是国际航线开起来,集装箱专用泊位建起来,口岸正式开放起来,疏港公路与深水航道等集疏运配套建起来;初步形成6个5万吨级及以上规模深水码头。
大小门岛以临港石化产业为主,发展成为以“海管(管道)联运”为特色的临港产业基地和港口物流岛。重点是滩涂围垦起来,水电路桥通起来,临港产业引进来,大型散货中转码头建设启动起来,全力发展临港石化大物流大产业大平台。
瓯江、平阳、苍南、瑞安等港区依托当地城市发展和沿海产业带建设,作为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港区。
《海西物流》:温州港集团作为温州港开发建设的主力军,在推进温州港开发建设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汤宝林:温州港集团作为温州市级国资运营集团,是温州港口投资开发建设以及经营管理的主力军,主要承担着国有资产营运管理和港口公共码头投融资建设的任务, 业务涉及港口资源投资建设开发与货物装卸、仓储、运输、代理、理货、引航、拖轮助泊等综合物流服务。下辖状元岙港区、七里港区、龙湾港区(包括龙湾作业区、白楼下作业区和灵昆作业区)、市区老港区以及正在开发建设的乐清湾港区、大小门岛港区等,拥有生产性泊位1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0个,5万吨级兼靠10万吨级泊位4个。现拥有全资与控股企业13家,员工2000余名;集团公司注册资本35亿元。
在推进温州港开发建设方面,主要是扩能增量和招商引资,从而推动温州港转型升级。扩能增量方面。“扩能”就是要进一步提升港口规模和吞吐能力,重点就是加快三大核心港区的开发建设,计划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成9个5万吨级及以上靠泊能力的深水泊位,初步形成11个5万吨级及以上靠泊能力的深水泊位群。其中乐清湾港区A区一期工程两个5万吨兼靠10万吨级多用途泊位计划2014年建成投产;乐清湾港区C区一期工程3个10万吨级兼靠15万吨级专业散货泊位计划2017年建成;港区进港铁路计划2013年开工建设,2016年建成投运。状元岙港区化工码头一期工程1个5万吨兼靠8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计划2015年建成;状元岙港区二期工程3个5万吨兼靠10万吨级专业集装箱泊位,计划2016年建成。大小门岛港区主要是完成作为温州市首座特大型跨海大桥工程的大门大桥建设,并全力做好黄岙二期、小门西片、大门港口物流区等围垦工程,为招商引资和今后大小门岛20万吨级以上大型散货中转码头等项目提供港口物流用地。同时推进总投资113亿元的中石化温州液化天然气项目和总投资80亿元的泰地港口石化项目落地并加快建设。
“增量”就是要进一步提升港口吞吐量,重点是要发挥“四千”精神(千方百计拓市场,千言万语盯客户,千山万水去揽货,千辛万苦优服务),力争开辟国际集装箱航线;加快开发内贸集装箱中转运输及“引散走箱”业务;大力推进集装箱“弃陆走水”扩大内支线规模;利用状元岙港区深水泊位优势,发挥状元岙港区浙南首个进口水果指定口岸的优势,提升台湾航线,开辟香港、东南亚等新近洋航线,加快外贸箱货源集聚;做强大宗散货业务,加强港铁合作,深入开发浙西、赣东大宗散货新货源,扩大“水水中转”、“水铁联运”业务规模。
招商引资方面。主要是进一步推动港港、港航、港货、港政合作,引导外资、国资、民资一起上。港港合作方面,继续深化温甬沪三港在七里港区的合作并扩大合作范围,推动温州港与海西经济区内的厦门港、福州港及国内外其他先进港口的合作;港航合作方面,争取与国内外航运公司在码头运营、航线开辟等方面的合作,推动开辟国际航线;港货合作方面,在与华峰集团合资建设状元岙化工码头、与温州金属协会合资建设金属现代物流中心等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与大货主的合作,建立大宗散货交易平台,共同构筑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实现互利共赢;港政合作方面,在与乐清市政府合资建设乐清湾港区、与瓯江口新区、洞头县合资开发大小门岛港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港口投融资体制,实现港口项目建设资金的综合平衡。
《海西物流》:温州港作为浙江省内距离台湾最近的港口,同时又是海西经济区内的重要节点,如何与台湾港口及海西经济区实行有效对接?
汤宝林:温州港近几年非常关注和重视加强与台湾港口在业务、资本等方面的合作。2009年10月19日,温州港正式开通了对台海上直航,改变了温州地区对台往来须经第三地转运的局面。作为浙江地区距离台湾最近的港口,温州港-台湾的海运航线有着“时间快,通关顺,服务优”的特点。经过三年多的发展,温台海运直航从最初的每周一班发展到每周双班,航线服务范围辐射至浙南、浙中、浙西、闽北等地区。温州港集团以温台航线为依托,发挥浙江地区市场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和“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获批的政策资源,与温州海关合作积极推出“温州至义乌区域大通关平台”,实施杭州关区通关一体化,并为对台运输航线组建港口物流服务队伍,探索并初步实现了温台航线的“货主-港口-口岸-航线”全环节无缝对接服务模式。通过努力,温台海运直航是华东地区最快服务的两岸航线,货物的运输时间比临近港口可节约24小时,大大压缩了客户的综合成本,为浙江地区与台湾的经贸交流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温州港加强了与台湾港口的良性互动,2012年与台湾港务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业务合作框架协议,2013年11月将与包括台湾港务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台湾港航企业在温州开展港航合作交流。
在我看来,港口对接台湾港口和海西经济区应该要有创新的思维模式,实现“港口对接”、“产业带对接”和“文化旅游对接”。“港口对接”即以温州-台湾海运直航为突破口,谋求温州-台湾、温州-福州、温州-厦门等航班航线的新辟与加密,争取政府出台鼓励台湾船公司在温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吸引台资开展船坞、集装箱运输、货物仓储、国际海运管理以及码头投资开发等业务。而“产业带对接”则是积极利用平阳、苍南规划建设的台商投资密集区和农业合作试验区,促进或跟进投资建设货运场站、仓储区等。“文化旅游对接”便是立足温州与海西地区地相连、语相通,积极利用港口岸线与土地资源优势,发展对台海上客运直航及沿海旅游服务配套基地。
《海西物流》:温州市委、市政府出台《温州港开发建设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快温州国家重要枢纽港建设促进现代港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后,近期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温州港投融资体制的若干意见》,这些政策将给温州港集团发展带来哪些利好?
汤宝林:《温州港开发建设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温州国家重要枢纽港建设促进现代港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制度的出台,给予了港口投资开发建设和业务开拓一些有利的政策,为温州港建设发展营造了更好的环境,对我们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在港口投资建设方面,进一步确立了“以港兴市、港兴城兴”的指导思想,明确港口在推进综合交通建设的龙头地位,要求充分发挥温州港口资源优势、凝聚港口投资建设力量,以区港联动为主导,市县互动为引导,多元化投资为支撑,国资、外资、民资“三资齐上”,确保“十二五”期间完成港口投资100亿元以上,构建“三位一体”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推动港口、产业、城市整体协调发展,推动港城、港港、港区、港陆以及港铁等“五个联动”发展。在政策保障上,要求相关市、县政府对港口开发、配套项目建设和企业在税收地方留成、土地出让、资产抵押、属地管理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同时按照“一区一策一平台”(即“一个港区、一种投资模式、一个投融资平台)的体制要求,明确对乐清湾、状元岙、大小门岛“三大核心”港区实行“区港联动、市县互动”模式,通过市、县两级政府共同合作投资、对外招商引资,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港口有效投资、可持续发展。
在港口业务拓展方面,根据《关于加快温州国家重要枢纽港建设,促进现代港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温州港以市场为导向,完善集装箱班轮运输网络,扩大大宗散货运输规模,促进港口航运物流服务公共平台发展,积极培育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现代港口物流企业,全力巩固和提升温州港的国家重要枢纽港地位。《意见》对在温州港开通国际国内集装箱航线的船公司给予财政补贴,对在温州港开通国际干线最高可补助500万元,并对在温州港出口的集装箱每标箱给予200元补贴。《意见》的出台为温州港口业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提高了温州港在区域航运市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